“伊比利亞美洲漢學研討會”在巴塞羅那舉辦
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,第二屆“伊比利亞美洲漢學研討會”于6月25至26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。
共有來自中國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法國、巴西、阿根廷、秘魯、墨西哥、哥倫比亞、厄瓜多爾、古巴等十多個國家的近兩百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。
本次“伊比利亞美洲漢學研討會”由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孔子學院、瓦倫西亞大學孔子學院,以及來自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共同主辦。
伊比利亞美洲是拉丁美洲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統稱。伊比利亞美洲國家是指包括拉丁美洲19個講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國家,以及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、葡萄牙和安道爾在內的22個國家。
巴塞羅那孔子學院常世儒院長告訴記者,他很高興地看到,與2012年舉辦的第一屆研討會相比,今年的參會者人數以及學術報告數量都有了顯著增加。此外學術報告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,并且質量很高。
常世儒院長說,“伊比利亞美洲漢學研討會”是一個分享與了解最新漢學研究的平臺,他本人也在研討會上做了名為《孔子學院研究》的專題報告,常世儒院長希望所有的參會者都能在這里有所收獲。
- 上一篇:“合肥四姐妹”之一張充和在美國去世
- 下一篇:馬薩諸塞州大學張恩華來北語講座
- ·索尼婭·布雷思勒與她“中國模式”
- ·翻譯牽動文學命脈 ——訪韓國著名翻
- ·鏈接中國:在澳洲研究漢學
- ·深研儒佛之道——梅約翰教授訪談
- ·翻譯與研究:站在中國文學研究的前
- ·感受中國,書寫中國 ——訪加拿大著
- ·以語言與藝術為橋梁的漢學研究
人物簡介 索尼婭布雷思勒(Sonia Bressler),法國作家,2005年畢業于巴黎第十二大學,獲哲學與認識論博士學位,現任教于巴...
金泰成(???),韓國著名翻譯家,韓國漢聲文化硏究所所長。1959年出生于韓國首爾, 畢業于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, 獲文...
鄧肯(Campbell Murray Duncan),新西蘭漢學家和翻譯家,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漢學系教授,現任《新西蘭亞洲研究雜...
梅約翰(John Makeham) ,著名漢學家,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,拉伯籌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,《現代中國哲學》(M...
伊維德(Wilt L.Idema),1944年出生于荷蘭的達倫(Dalen),在荷蘭萊頓大學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學。1968~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...
李莎(Lisa Carducci)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、詩人、翻譯家和油畫藝術家。早年曾就讀于蒙特利爾大學,獲文字學與語言學博士...
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(Cecilia Lindqvist)生于1932年。瑞典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,也是作家和攝影家。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致力于漢...